太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太康县2010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
实施意见》的通知

太政办〔2010〕25号
来源: 办公室 时间: 2010-09-28 14:12:55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太康县2010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年七月五日        太康县2010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使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就太康县2010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方针,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在积极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上,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突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村庄布局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村整体面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二、基本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通过分类实施、整体推进,使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状况显著改观,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严重存在的房屋乱搭乱建、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流等问题,使广大农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逐步发展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文明进步的新农村。  2010年要完成村庄建设规划,全县23个示范村全面启动,按规划标准进行建设,全县三分之一的行政村完成村容村貌整治任务,集镇环境明显改善,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主要任务  (一)村容村貌整治  以治理村内垃圾、秸秆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流为中心任务,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务求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年底前完成89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每乡镇确定1个示范村(整体搬迁村),7月底前完成用地调整规划和建设规划设计。8—9月份为“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月”,两个月时间完成全县三分之一行政村村容村貌整治任务。  (二)集镇环境整治  对乡镇政府所在地主要街道的环境进行整治。重点治理沿街门店店外经营、销售,占道生产、加工,乱贴乱画乱涂小广告,乱扯乱挂条幅、衣物,沿街堆放杂物、建材等突出问题;规范各类广告牌和门店招牌;加大环卫清扫保洁力度,完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增设垃圾箱和垃圾简易收集点;规范整治临时市场,取缔各乡镇主要交通道路上及两侧的集贸市场。  (三)乡村道路  在全县实现行政村通柏油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县乡道路质量,构建农村交通良好的骨干网架,提高通达水平。有条件的村要硬化村内道路,努力实现“村内通”。2010年投资 1094.5万元,修建改造县乡公路 65公里,新建改造通村公路46.9 公里,改造县乡公路危桥5座、长317 延米。  (四)农村沼气  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逐步完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保障已建沼气池正常发挥效用。2010年新增农村户用沼气800户。  (五)农村电力  以提高农村供电质量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农村电网建设,提高低压电网供电保证率,扎实搞好新农村电网改造。2010年投入资金 600万元,新建7条10KV变电站配出线路,新建9个、改建4个配电台区。  (六)连锁超市  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2010年新建300个农村连锁超市,使覆盖率达到98%。切实抓好家电下乡补贴工作,扩大农村家电消费,力争九大类家电产品销售总额达到13888万元。建设300个行政“村邮站”,提升农村物流能力水平。  (七)卫生设施  以向农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为目标,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改造任务,大力推动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全面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着力扩大农村医疗救助覆盖面。2010年投入资金70万元,建设 7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合作医疗覆盖全县农村居民的目标。  (八)文化设施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乡风民俗,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搞好乡镇文化站建设,投资120万元,建设 5 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力推进。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指导和协调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乡镇要成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领导组,强化领导。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抓好典型示范,采取先易后难、集中突破、树立样板、以点带面等方式,尽快打开工作局面。  (二)科学制定规划。按照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合理编制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引导村镇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结合“空心村”治理,加强住宅建设用地管理,严禁村民违规沿公路建房。住宅建设用地要先行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逐步清理一户多宅。对不适宜居住、空心村治理效果显著的村庄,实施易地规划,整体迁建,今年每乡镇要确定一个示范村,搞好规划,组织实施。  (三)整合资源投入。要整合政府可控资源,把新农村建设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村镇规划、清洁家园行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等工作结合起来,整体部署,统一安排,集中现有各部门、各专项的涉农资金,向示范村倾斜。同时,鼓励和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实行驻村帮扶。每乡镇确定一个示范村作为帮扶对象,由县直单位重点支持,抽调业务骨干,明确一名副科级干部带队,驻村开展帮扶,全面参与和指导所驻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驻村工作队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帮助搞好宣传发动、规划制订、资金协调、政策落实、组织建设、矛盾化解等工作,同时要为帮扶村办2--3件实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推动所驻村努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五)强化督查,严格考核。县委农工办要切实加强督导工作,建立月通报制度,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和集镇环境整治列入对乡镇、县直有关单位新农村建设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年底由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考核,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成效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附件:新农村建设工作考评方案及奖惩办法附件新农村建设工作考评方案及奖惩办法  一、考评方案  (一)考评内容  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方面  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⒊村容整洁方面  ⒋集镇环境整治方面  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⒍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⒎平时督查  (二)考评计分办法  1.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方面(计10分)  ⑴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实际编制并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乡镇村庄建设规划(2 分),完成示范村村庄规划(2分),示范村开始按规划实施建设(2分)。  ⑵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村村民参加合作组织的比例达到60%以上(2分)。  ⑶示范村主导产业明显,农民纯收入高于全县平均水平。(2分)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计20分)  ⑴示范村村内主干道完成硬化,村内小街小巷全部硬化(5分)。  ⑵示范村卫生室达标,做到制度上墙,新农合参保率95%以上(5分)。  ⑶示范村实现100%通电(2分),有线电视进村入户(2分),电话进村入户(2分)。  ⑷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农资)超市(4分)。  3.村容整洁方面(计30分)  ⑴村内垃圾处理设施完善(2分),保洁制度健全(2分),有专人负责打扫,收集,清运(2分)。  ⑵村内水塘、水沟得到有效整治,周边无垃圾杂物(4分)。  ⑶农户庭院环境整洁卫生,庭院周边环境干净卫生(5分)。  ⑷村内秸秆、杂物、建筑材料堆放集中有序(10分)。  ⑸主街道两旁无残墙断壁,无占道私搭乱建(5分)。  4.集镇环境整治方面(计20分)  ⑴沿街门店无店外经营、销售现象(4分)。  ⑵沿街无堆放杂物、建材现象(4分)。  ⑶各类广告牌和门店招牌规范有序(4分)。  ⑷集镇主要街道保持整洁,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完善(4分)。  ⑸有规范的集贸市场,马路市得到取缔(4分)。  5.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计10分)  社会治安良好,无重大刑事案件(4分),无重大安全事故(3分),无群众越级上访事件(3分)。  6.基层组织建设方面(计10分)  ⑴基层党支部建设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标准(5分)。  ⑵建设有规范的村级活动场所(3分)。  ⑶推行“4+2”工作法,本年度运用“4+2”工作法解决实际问题1—2项(2分)。  7.平时督查  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集镇环境整治等工作督促检查中,被通报表扬一次加2分,通报批评一次扣2分;印发典型材料一次加2分;开现场会一次加4分。  (三)考评范围  2010年12月上旬,依据本方案,按照下达的责任目标对各乡镇新农村建设进行全面考核验收,依据得分情况排出名次。对包村县直单位的考评依据示范村考评结果排序。  (四)组织领导  县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成立考评工作领导组,具体负责考评工作。  二、奖惩办法  ⒈对达到新农村建设年度目标且排序前五名的乡镇给予通报表彰,并给予3万元的现金奖励。对未完成建设目标任务且居后五位的乡镇,给予通报批评并罚3万元。  ⒉对包村县直单位考评前五名的,给予通报表彰,对未完成示范村帮扶任务且居后五位的县直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责任编辑:【网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