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太康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188号)已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在推进土壤改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展小麦绿色种植、营养强化等小麦产业化发展新技术新路径,推进优质绿色富硒面粉及食品生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农业农村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职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土壤改良、土壤污染防治、优质小麦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土壤改良、土壤污染防治、优质小麦安全生产的指导和引导工作。
二、强强联合建立示范和生产基地。县农业农村局与粮银公司强强联合,建立优质绿色富硒小麦万亩示范方,打造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数字化智慧农业,创建功能农业产业园,助力乡村振兴。
三、组建一流技术服务团队。县农业农村局抽调技术专家、联合院校乡贤,组建技术服务团队,加强对优质富硒小麦的生产技术指导,确保生产的产品达到优质绿色富硒小麦标准,为发展“三产融合”,打下坚实基础。
四、强化农药化肥减量增效。一是稳妥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局成立六个专家技术指导组,对全县进行植保技术培训,大力宣传农作物的绿色防控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的精准施药等技术,减少农药施用次数和农药施用量。二是大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我县根据土壤类型、地力水平及农作物产量水平,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采取“精、调、改、替、管”等措施,大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精”为精准施肥减量增效,精准制定发布肥料配方信息。“调”为调优结构减量增效,加大绿色技术和投入品的研发推广力度,推广新型功能性、增效肥料。“改”为改进方式减量增效,改进传统的表施、撒施、大水冲施等施肥方式,研发引进先进适用的施肥设备,推广应用种肥同播机、侧深施肥机等高效施肥机械。“替”为多元替代减量增效,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推进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生物固氮等多元替代部分化肥方式。“管”为科学监管减量增效,分区域、分作物、分农时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引导农民把施肥量控制在合理区间。
今后,恳请你多提宝贵意见,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农业农村工作。
此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