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太康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县政府办公室 时间: 2023-05-10 17:04:07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发文机关    太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太政办〔2023〕7号    发布日期  2023-5-10



太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太康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太康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3年5月10日

 

太康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

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

为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工作,全面实施城乡教育体系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市、县“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周政办〔2023〕1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补齐发展短板弱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我县城乡教育体系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实现由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转变。

二、工作目标

(一)城乡学校布局合理,学校建设标准化。夯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促进非义务教育整体协调发展到2025年底,全县教育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寄宿制中小学实现“小学向中心村集中,初中向乡镇集中,高中向县城集中

(二)教育管理科学规范,学校发展特色化。坚持以省、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特色化创建为载体,发展形成城乡学校“统筹管理”、干部“统一调配”、教师“统筹使用”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到2025年底,全县所有初中、小学达到义务教育管理标准。

(三)队伍建设充满活力,服务水平优质化。加大农村教师补充力度,建立健全教师师德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长效机制,完善以校本研修为基础的中小学教师五级培训联动机制,打造一支新时代讲政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教师队伍。2025年底,全县实现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校长职级制、教师“县管校聘”全覆盖。

(四)教育振兴目标实现,教育质量优良化。建立健全适合我县的先进教育管理模式、教学教研模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动高考质量进入全市第一方阵,中考质量位于全市前列,基础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3%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和巩固率持续保持在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4%以上。太康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一年强基础,二年稳提升,三年见成效”工作目标全部实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工作重点

(一)调整优化城乡学校布局。按照“就近就便服从就优”原则,优化区域中小学校布局,编制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23—2025年)。2023年3月底前,完成“十四五”城乡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布局规划和调整。2023—2025年,全县规划新建、改扩建农村寄宿制标准化学校58所(2023年底,小学13所,初中12所2024年底,小学12所,初中9所;2025年底,小学10所,初中2),幼儿园30所;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1所,幼儿园3所。原则上规划新建小学、初中规模不超过20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规模不超过2500人。2023年9月,灵运初中、灵运小学、新时代高中实现开学招生;2025年底,建成阳夏小学、滨湖花园小学、涡河花园小学,二高搬迁项目,二高旧址改建为1所初中、1所小学,完成三高、一高附中改扩建项目。2024年秋季开学前,全面消除义务教育阶段55人以上大班额;2025年秋季开学前,全县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规定班额标准(小学、初中每班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全面消除(分流)乡村闲置学校和50人以下教学点,2024年年底前全部消除(分流)51~100人教学点,2025年年底前全部消除(分流)101~200人教学点,对确需保留的教学点,统一纳入乡镇中心校管理、一体化办学,防止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住建局

(二)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大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力度,加快实施升级改造项目,配备教学设施设备,确保校园占地面积、场馆建设、功能室配置等达到国家标准。加快推进数字校园和“三个课堂”建设,到2023年年底,建成10所数字校园示范校、3~5所“名校网络课堂”示范校,网络直播课覆盖到全部有需求的教学点;到2024年年底,“三个课堂”应用基本普及,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有效弥合,规模以上学校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校数字校园评估标准》基本要求。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

(三)全面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按照“严控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增减平衡”的要求,落实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教师补充力度,按照“有编即补”“退补相当”原则,每年公开招聘一批教师,解决好体育、艺术等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落实国家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到2025年,逐步形成省市引领、县级统筹、校级推进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2023-2025年,新培养省市级名师80名、骨干教师400名,成立1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023年底,完成省市级名师25名、骨干教师130名,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024年底,达到省市级名师50名、骨干教师260名,10个市级名师工作室;2025年底,达到省市级名师80名、骨干教师400名,15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按比例开展农村教师培训,每年不少于2000人次;持续实施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创建2个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0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2023年底,完成3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2024年底,完成1个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达到6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2025年底,达到2个省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0个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落实“千名中小学校长培训计划”,每年分两批、每批50名采取线下集中和线上研修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一个学期的培训,建成50个县级名校长工作室(2023年底,完成10个;2024年底,达到30个;2025年底,达到50个),逐步形成专家治校的生动局面。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四)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内涵提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增强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化和常态化;上好思政课,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争创3个省级、18个市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5名省级、45名市级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把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争创1所省级文明校园,6所市级文明校园,20所县级文明校园。落实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教材教辅管理规定,开足开齐规定课程。加强教育系统舆情分析与研判,全面提高意识形态领域安全、舆情处理和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切实维护教育安全稳定;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强化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实施平安校园建设工程,打造综合监管的工作格局,提升平安校园建设水平,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学校内涵建设,重点做好“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与评估,自2023年起,每年评估验收学校80所左右;到2025年底,全县所有学校达到义务教育管理标准,争创省级管理示范校1,创建省级管理特色校3所,市级管理示范校35所。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五)着力推进教育公平发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实行划片就近免试入学,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数和标准班额招生,确保公办小学、初中划片入学比例分别达到100%、95%以上。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招生制度,逐步扩大分配生比例,确保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分配生比例达到50%以上。充分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所需增加的学位数、教师数和财政经费等,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和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不低于85%。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档案,保证适龄留守儿童按时入学。办好特殊教育,科学适宜安置每一名残疾儿童,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到2025年年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7000元以上,至少建设1个高标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对接收5名(含)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建立健全联控联保责任机制、定期专项行动机制、应助尽助机制、依法控辍机制和动态监测机制,坚决不让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残联、县发改委、县公安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

(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巩固“双减”成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推动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落地见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突出德育实效,推进中、小、幼德育一体化建设。提升智育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加强创新素养教育。强化体育锻炼,加快推进体教融合,完善三级竞赛体系,确保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年至少参加1次校级体育竞赛活动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2项体育运动技能均达标者,中考过程性体育考试成绩计满分。增强美育熏陶,帮助学生形成12项艺术特长和爱好,持续开展艺术进校园和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合理安排课时,分学段设置课程内容,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

(七)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坚持“以优带弱、稳妥推进、一体协同、内涵发展”的原则,推动实现“六个融合”(理念融合、管理融合、资源融合、教学融合、教师融合、评价融合)“八个统一”(统一文化建设、统一学校管理、统一资源共享、统一教师交流、统一教育科研、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考核评价、统一品质提升)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建立“五育并举”评价机制。通过抱团发展、资源共享、协同帮扶等多种途径,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力争每年新增2个以上紧密型优质教育集团,2025年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覆盖率达到50%以上,新组建10—20个联盟型教育集团,优质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充分发挥。2023年底,全面完成教师队伍“县管校聘”改革,并建立健全各项配套体制机制。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校长职级从高到低设置为一至五级,校长职级降级或退出由县教育行政部门研究决定,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财政部门研究确定校长职级奖励制度,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进一步深化新高考改革,大力支持各普通高中实施校本特色学科体系建设,为初中毕业生提供更宽的升学定位和选择。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弘源职业学校建成使用,加快推进实施新职专建设项目,增加职业教育学位8000个,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和产教融合成效,满足群众对职业教育的需求,缓解高中招生压力,逐步打造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高质量城乡教育体系。

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教体局、县委编办、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八)深入落实太康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四长办学”。深入推进太康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四长办学”机制。分管教育副县长、乡镇长(副乡镇长)、教体局长(副局长)、校长(中心校长、学校校长)持续下基层、进课堂,围绕“六个关键岗位”,抓好“六项关键操作”,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推门听课、谈心谈话、调研走访、家校共育等有力抓手,以上率下,示范引领、督导指导全县教职工聚焦主业,推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高质量发展。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各乡镇政府

(九)持续规范民办义务教育

按照国家和省、市关于“控制增量、优化存量”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民办教育改革发展政策,逐年持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科学谋划公办学校建设,补充公办学位,确保全县民办义务教育学生占比不超过5%的指标不反弹,进一步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巩固改革成果。

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不动摇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落实党建引领、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决策机制和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定期研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工作,形成教育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依法治教,从严管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党内监督机制,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机制,深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二)切实强化教育保障工作措施。按照“义务教育是国家事权、依法由国家举办”总要求,严格落实教育主体责任,把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编办、发展改革、教育体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自然资源、住建、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化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严格落实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要求,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教师平均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并及时拨付使用。积极谋划“教育强国”项目,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扩大基础教育学位供给,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进一步深化教育工作改革创新。深入落实《太康县全面加强教育工作的意见》,推动党组织领导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落实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从试点到全面实施,探索实施教师积分制管理制度,把教师从“学校人”真正变成“系统人”;坚持教育教学质量和中心校长、校长任免挂钩;设立高、中招突出贡献奖,对在高、中招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奖励,进一步强化质量至上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极导向,逐步建立健全“以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的校长、教师干事创业的管理机制,用制度管理人,用机制激励人,充分激发队伍活力。

(四)细化跟踪监测和督导评估措施。制订《城乡教育体系建设督导评估办法》,自2023年起,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每年开展城乡教育体系建设提升状况的监测和督导评估。监测结果和督导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并纳入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对监测结果和督导评估结果好的乡镇和学校予以表扬激励,对校际差异增大、指标完成情况差的乡镇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造成严重后果、影响全县城乡教育体系建设提升计划的,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

 

附件1:太康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工作领导组名单

附件2:名词解释

                       

太康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

一体化工作领导组名单

 

组  长:于阗镇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副组长:徐启华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成  员:刘德涛  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科员

王天辉  县委编办主任

陈德宏  县发改委主任

王  莹  县财政局局长

赵春丽  县教体局局长

李晓虹  县人社局局长

宋  华  县住建局局长

杨绵军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聂运亨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张慧玲  县残联理事长

刘  灵  县公安局副局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体局,赵春丽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联络和日常工作。

   

名词解释

 

1.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经济、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束缚,构建动态均衡、双向沟通、良性互动的教育体系和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城乡教育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有效消除地域、经济等原因导致的教育不均衡问题。

2.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指在基本均衡发展的认定后,区域教育发展要追求的更高的发展目标,体现在区域内所有学校(小学、教学点、一贯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特殊教育学校)资源配置的高标准,校际差距缩小,均衡程度达到高水平,同时区域内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学生发展质量方面全面达标高水平,义务教育长期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基本消除。

3.“三个课堂”:是“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这三者的统称。

“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出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名师课堂”强调共享性,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名校网络课堂”强调开放性,主要针对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满足学生对个性化发展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4.“四责协同”:主要指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以及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统一联动、合力运行的责任落实机制。

5.“两个只增不减”:是指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6.“六个关键岗位,六项关键操作”

分管教育副县长:每学期到每一个乡镇实地调研一次教情、学情,召开一次乡镇政府分管副职和一线校长、教师座谈会,听取基层意见建议,研判教育教学工作。

乡镇长(副乡镇长):每学期到辖区每一所学校实地调研一次校园安全、教情学情,召开一次校长、教师座谈会,听取基层意见建议,研判教育教学工作,解决教育急难愁盼问题。

教体局长(副局长):每学期到全县每一所中小学走访指导工作1次,深入课堂、宿舍、餐厅,督导指导学校教育振兴工作落实情况,查看集体备课情况,查看工作日志、听评课记录,推门听课,和干部教师谈心,听取基层一线声音,解决学校、师生家长急难愁盼问题。

校长(中心校长、学校校长):各乡镇中心校长每学期到辖区内每一所学校每个年级段听、评课至少1次,并和辖区内每一名教师谈心1次。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每学期对每一位任课教师听、评课至少1次,和每1位教师谈心1次,坚持五天四夜住校,每天进班级巡查。

班主任:每学期对全班每一名学生进行1次家访,每学期召开1次家长会。

教研组长:每周至少组织1次集体备课,结合教情、学情,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相关阅读:《太康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责任编辑:政府网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