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安伟所作的工作报告,洋溢着奋进的激情、蕴涵着创新的理念、贯穿着务实的精神。报告描绘了周口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回应了全市人民的强市梦想和幸福期盼,让全市上下行动有目标、前进有方向、工作有抓手、奋斗有力量。”太康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峰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市党代会报告观点新颖,充分体现了市委重谋划、抓落实、强保障、求发展的底气、勇气和大气。而且每项工作都谋划得深、谋划得实,明确了为啥干、朝什么方向干、干的重点是啥、工作措施是啥,思维超前、定位清晰、方向明确、系统全面,既规划了路线图,又教给了我们工作的方法,极具思想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
张峰告诉记者,结合报告联系工作实际,太康干群将牢记发展是最大的政治,不发展或慢发展是最大的风险,锚定“两个确保”,对接省委“十大战略”,切实做到“六个坚持”,着力抓好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强力推进“六增行动”。
抓好项目建设保增势。突出抓好静脉产业园等53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开展好“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活动,推进粮食物流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签约,推进鸿发织造、久鸿农博城等项目开工建设,推进天虹科技产业园、中福织造等项目建成投产。定期进行项目统筹调度,常态化开展观摩点评、现场督导,抓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
抓好开放招商保增力。实施“招商引资深入推进年”行动,动态完善纺织服装、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综合运用“全民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园招商”等方式,全民动员、全员上阵,持续借力商会、协会等组织,形成全国联动的大招商局面。聚焦土地、资金、平台等要素,做好工业用地收储、标准厂房建设、手续报批办理等准备工作,加强招商项目落地保障,为新签约的19个项目“签约即落地,落地即开工”创造条件。
抓好主导产业保增能。按照“全方位打造数字周口”的要求,突出产业互联网建设,以四通锅炉工业互联网的远程监控服务平台为示范标杆,加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设立8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全力推进“三大改造”,整体提升两大主导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研发能力,完成20家企业技术改造、10家企业智能化改造,完成2家智能工厂改造、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改造。今年以来,智能锅炉创新中心被省工信厅认定为“河南省制造业创新中心”。永兴锅炉荣获2021年度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龙源纸业荣获“河南省质量标杆企业”称号。四通锅炉荣获省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目前,正在组织8家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企业申报省级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2家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
抓好城乡建设保增美。加快完成3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任务。新建纺织南路、杨邵路等15条道路。加快推进G311绕城道路建设。利用城市“零碎地块”,建设6个“小精特”街心公园。持续推进涡河、兰河城区段治理,改造城市低洼地段,提高城市洪涝灾害防御水平。启动万达广场等城市商业项目,培育多元化商业主体,建设覆盖多产业的商业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动5G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
抓好环境建设保增优。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为抓手,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务服务“一站式”功能标准化建设,落实国务院“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措施。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建立企业服务网络平台,推行“24小时不打烊”在线服务,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确保优惠政策全面惠及市场主体。建立营商环境监督评价机制,树立亲商安商良好导向,创造宜居宜业优良环境。
抓好民生福祉保增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整合涉农资金4.85亿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整改,建设高标准农田9.5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同时,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县医院老院区病房楼和中医院建设。新建3所公办幼儿园,改扩建46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同时,统筹抓好生态环境、安全生产、信访稳定、风险风控、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等工作。
张峰介绍,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次党代会和太康县委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县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县长办公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对重点工作要求坚持“五个必须”。一是必须夯实责任。县政府分管领导要切实对分管工作负起牵头责任,谁的事谁负责,谁的事谁干好,对分管领域内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逐一落实。其次,各乡镇、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谁来牵头组织,谁来具体实施,谁来监督检查,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二是必须卡死节点。节点意识也是一种责任意识、时序要求,强化时间节点,利用节点倒推倒逼各项工作。今年确定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各部门都要实施清单式交办、台账式管理,要对每个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流程,明确时间表,争取主动权,从现在盯到年尾,确保每个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高效推进、早见成效。三是必须强化担当。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敢于正视困难,大胆破解难题。从我做起,从各位班子成员做起,各司其责、敢抓敢管、敢做敢当,特别是在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城市建管、“两违”治理、安全生产、污染防治、信访稳定等棘手的问题上,关键时刻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作好表率。四是必须敢于争先。我们必须用更宽阔的视野、更严格的标准去抓落实,样样工作树标杆、争先进,要敢于追赶标兵、敢于做标兵,争取做别人的榜样。各部门要“跳起来摘桃子”,树立争先晋位意识,着眼于市委书记安伟提出的“在县域经济成高原中走在全市前列”的要求,从细处着手、从实处着力,主动作为、奋勇争先。五是必须严格督查。进一步细化分解重点工作任务,建立“每项工作都有分管领导、有责任单位,有部署、有落实、有督导、有反馈”的责任清单。县政府督查室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跟进督导,严格兑现奖惩,强化正向激励,确保说了算、定了干。
张峰表示,在坚持“五个必须”的同时,工作程序上还要做到“八个规范”,自身建设上带头树立大局意识、团结意识、落实意识、结果意识、规矩意识等“五种意识”。按照县委书记王毅提出的“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落实”的“四高”要求,发扬“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较真、敢于碰硬”的“四敢”精神,践行“严格纪律、严格要求、严格督查、严格奖惩”的“四严”作风和“闻令而动、及早谋划,攻坚克难、快速推动,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务实勤奋、实干苦干”的要求,直面问题、冲刺四季度,打赢收官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周口中树标杆、谋出彩、走前列,为全市加快发展、高质量崛起多作太康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