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琪
来源: 县志办 时间: 2023-03-24 15:19:27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理琪,1908年出生,原名游建铎,大许寨乡游庄人。高小毕业后1924年入开封圣安德烈学校读书,192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参与和领导了该校学生反对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游行示威、驱逐学监王保贤及集体转学等活动,当选为善后委员会委员。后理琪奉派来太康贯彻国共合作政策,参与国民党太康县党部的筹建工作。为配合全省农民运动的开展,培养骨干力量,在游庄开办了30余人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习文练武,宣传革命道理,破除封建迷信,并做了不少成立农民协会的准备工作。

1925年9月,理琪到冯玉祥部当电务员。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困难时期,他发动士兵和群众准备举行武装暴动,因条件不具备未成。1929年,随部开驻江西,搜集敌军情报,用无线电密码提供给红军,为根据地军民粉碎国民党“围剿”,做出了重要贡献。身份暴露后,他离开冯部,到中央苏区瑞金负责通讯联络工作。1934年主力红军长征后,理琪被派往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936年3月赴任中共胶东特委书记。他在《胶东特委给各级党组织的一封信》中,正确分析中国及胶东的政治斗争形势,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批评了胶东党内的错误倾向,指出了纠正的方法及今后胶东党的任务。他搜集毛泽东主席的一些军事著作,以特委名义油印成册,发给党员学习,有效提高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并发起夜袭国民党文登县界石集据点的战斗,缴获敌长短枪40余支、子弹10多箱,打击了敌人气焰,壮大了革命声威。是年,“九.一八”纪念活动中,理琪写了《告同胞书》,散发文登、牟平等县乡,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点燃了胶东地区的抗日烈火。

1936年11月,因叛徒出卖,胶东特委遭破坏,理琪在烟台被军阀韩复榘部抓捕入狱。敌人用尽酷刑逼供,几次昏死,醒来只有一句话:“我要抗日!”敌人无计可施便将他押送济南高等法院看守所判刑5年。在狱中他联络在押的19名共产党员,建立党支部,领导狱中捐款抗日和绝食斗争。1937年11月,在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要求释放政治犯的呼声中,理琪由中共党组织保释出狱重返胶东,组织发动群众、领导抗日武装斗争。1937年12月24日,举行了文登县天福山起义,组建成胶东人民抗日武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起义部队以武装宣传队的名义,分赴各地,发动群众,开展斗争。

天福山起义后,理琪到威海市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武装;到国民党海军教导队作《团结抗日》的报告,并同国民党专员洽谈抗日。1938年1月,在理琪领导下,以原国民党二区政训处武装力量为基础,配合胶东人民抗日武装举行了威海起义,一举攻克威海专员公署军械库,获取大批枪弹、辎重,赶跑了伪警察局长郑维屏。起义成功后,特委将队伍整编为3个大队,健全了司令部,成立了军政委员会,理琪任司令员兼军政委员会主席。2月13日,理琪率部攻打日寇侵占的牟平城。他亲自部署战斗,并带领战士首先冲进日伪县政府大堂和后宅,活捉伪县长宋健武以下70多人,缴枪100余支,劫狱放出政治犯,惩处日伪等汉奸,一举收复牟平城。后烟台日寇来犯,理琪率部撤出牟平城,至城东南2里雷神庙时,与日寇激战。战斗中打死打伤敌军多人,击落敌机1架,理琪也不幸两次中弹,英勇牺牲,年仅30岁。

理琪遗体初葬文登县崔家口村,1945年11月迁栖霞县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1962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诗人郭沫若为纪念理琪题诗:

天福英雄是理琪,献身革命国忘私。

当年猛打雷神庙,今日高标星宿旗。

万代东风吹海隅,一方化雨仰宗师。

文登多少佳儿女,接力还需步伐齐。


责任编辑:太康县人民政府网站管理员